土壤对花卉生长的影响

文章出处:本站    人气:3800    发表时间:2021-05-28 17:33:10

土壤对花卉生长的影响
土壤是花生活的地方,花从土壤中吸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和氧气。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肥力对花卉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
土壤物理性质与花卉的关系
土壤矿物质是构成土壤的基本物质。不同含量和粒径的土壤质地不同。通常,土壤根据矿物颗粒的直径分为三种类型:砂土、粘土和壤土。
(一)沙类
土质较粗,砂粒较多,土粒间隙大,土质疏松,渗透性强,排水性好,但保水性差,易干旱;土壤温度受环境影响大,昼夜温差大;有机质含量低,分解快,肥效强,但肥力短,常作为配制培养土和改良粘土的配料,也可作为扦插、播种基质或种植耐旱花卉。
(2)粘土
土壤质地细腻,土粒间空隙小,干燥时变硬,含水量过多,过于粘稠。它含有较多的矿质元素和有机质,具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和长期肥效。但透气性差、排水不畅、昼夜土壤温差小、早春土壤温度上升缓慢、花卉生长缓慢,对苗木生长尤为不利。除了少数喜欢粘性土的花,大部分花都不适合这类土壤,往往需要与其他土壤或基质一起使用。
(3)壤土
土壤质地均匀,土壤粒度适中,性质介于沙土和粘土之间,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温度相对稳定,具有良好的通风排水能力,还能保水保肥,有利于植物生长,能满足大多数花卉的要求。
土壤空气、水分和温度直接影响花卉的生长发育。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量主要与土壤质地和结构有关。
植物根系呼吸时消耗大量氧气,土壤中大多数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也消耗氧气,因此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低于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土壤中的氧含量一般为10 ~ 21%。当氧含量在12%以上时,大多数植物根系能够正常生长和更新。当氧浓度降至10%时,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正常功能开始衰退。当氧含量降至2%时,植物根系只能存活。
土壤中的水量与花卉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含水量过高时,土壤空隙被水占据,根系因缺氧而腐烂。在严重的情况下,叶子变绿,植物死亡。一定量的水分亏缺迫使根系向深层土壤发展,同时又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所以根系往往发达。夏季,生长在粘性土壤中的花卉经常因水分过多和根系供氧不足而遭受生理干旱。
土壤温度对种子萌发、根系发育和幼苗生长有很大影响。一般地温比气温高3 ~ 6℃时,扦插苗成活率高。所以大部分的养殖床都装有增加地温的装置。


最新文章
相关产品